金屬糧倉長期貯藏糧食,具有容量大,占地面積小,封閉比較嚴密等優點,且倉內設有電子測溫裝置,能直觀,迅速地檢測糧溫,并可通過機械通風控制倉溫,創造倉內低溫小氣候,抑制微生物繁殖,降低糧食的自身呼吸強度,可避免糧食發熱而產生霉變現象.但同時也存在著受外界環境溫度影響大的缺點,如在糧食貯藏過程中管理不當,將會使貯藏的糧食發熱而受損變質.
西寧糧倉,即儲藏糧食的專用建筑物,用于存放大量糧食。
以前糧倉是泥燒制的,在北方叫甏子,現代有用鍍鋅板、彩涂板做的糧倉。我國幅員遼闊,又是一個農業大國,糧食的生產及儲存具有悠久的歷史,根據中國近五十年來大量出土的文物和歷史考證,中國原始農業啟蒙于舊石器時代晚期,發展于新石器時代(距今約一萬年左右)。而糧食的儲藏是農業栽培的繼續,儲藏技術是伴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發展的。進入新時期時代以后,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,農業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,糧食出現了剩余,才逐漸由糧食加工發展到儲藏。而糧倉是糧食儲藏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。